9月27日下午,新葡京官网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C202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及临空经济区建设运营探索与实践”的学术讲座,特邀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担任主讲人。督学顾也力出席会议,科研处处长吴新玲、中心执行主任齐瑞福、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綦琦教授、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中青年教师以及经管创新班学生代表共50余人参会。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马剑院长以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对空港经济、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进行了区分与对比,并对三者在区域范围、面积大小和功能定位上的差异进行了讲解。随后,他分别从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临空经济区建设运营探索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报告。
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作报告
就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他先梳理了世界临空经济的实践发展历程与中国临空经济的实践发展历程,并据此提出了当前社会各界对临空经济的普遍认识包含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依托大型航空枢纽;二是拥有完善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三是能够生产高附加值商品以及提供含高价值的高端服务。他从“站在机场看周边”与“站在城市看机场”两种不同视角,得出临空经济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速度、价值与流量规模。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形式,其发展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星星之火”到现如今的“百舸争流”,在短短不到三十年间,临空经济区数量由5个增长至100多个,扩张数达20多倍。马剑通过借助临空经济圈层理论,提出当前临空经济主要的三种发展模式:综合枢纽型临空经济、航空货运型临空经济和航空制造型临空经济。报告中提及,截至2021年7月31日,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均已明确提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到2021年9月,全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共17个,初步形成“1+16”空间分布格局,在中国大陆上可谓是“百花齐放”。同时,他还提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1、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2、推进航空枢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系统;3、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高端产业体系;4、提升开放门户功能,辐射带动区域发展;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他指出发展临空经济将推动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临空经济区将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新引擎。
在临空经济区建设运营探索与实践方面,他采用案例分享的方式,围绕政府、园区开放商和入园企业三方的差异化诉求,提出思考:如何实现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和区域繁荣?他在报告中指出政府的角色是“项目所在地,土地和政策供给方”,其价值诉求是产业发展,GDP增加,税收增加,土地增值。园区开放商的角色是“园区开发运营管理主体”,其价值诉求是载体和配套增值并快速去化,间接希望产业快速落地,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入园企业的角色是“产业主体、产业价值创造主体、园区的主人”,其价值要求为良好的软硬条件、要素条件,适宜的政策、市场环境,减低成本、增加产值等。通过分析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共性与差异同时存在时,他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就是要树立建设园区的核心目标——推动产业发展,共创产业价值,共享产业成果,特色运营才是破局之道。
中心专兼职研究员提问
在提问环节,中心专兼职研究员李铁成、况漠、夏海霞分别提问,针对同城多个机场的未来发展关系、临空经济区发展指数、临空经济区发展动力、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保税区叠加效应等问题与马剑院长进行互动交流。
督学顾也力发言
讲座尾声,督学顾也力总结发言。他强调在新的发展格局下空港经济对地区经济方展的战略贡献作用提到全新高度,并充分肯定了此次报告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及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他指出报告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细节特征,有利于空港经济寻找差距以及树立科学的目标导向,今后为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空港经济提供一个开放窗口,为我中心进一步创新发展,迈向国际化征程指明了道路。最后,他表示马剑院长讲座内容丰富深刻,给现场师生以意味深长的启迪与教育。更重要的是,此次讲座加深了师生对临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促进师生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他勉励中青年教师要坚持科学研究,聚焦地方特色,注重教学应用,凝心聚力,积极投身科研与人才培养之中。他希望中心与北京临空国际研究中心能够合力共建,开展更多学术交流,转化更多科研产出,为学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智力优势和实践支撑。(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