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财分析

发布者:中文学院-韦俏汐发布时间:2020-09-08浏览次数:901

  本网讯 当今大学生是幸福的,他们没有贫穷之苦,没有战争之扰;生活在富足安乐的时代里。父母都尽己所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特别是在金钱上,从《2018年度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中国首份00后大学生消费大数据报告》等大学生消费调查来看,大学生的月生活费节节攀升。据移动记账APP挖财记账发布《2019大学生消费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大学生月生活费已逼近2000元大关。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也逐渐成为新生的一支强有力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理财观将成为影响未来社会理财趋向的重要因素。但近几年关于大学生超前消费而无法偿还、深陷网贷的报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调查显示,有2.8%的大学生的生活费存在严重超支的状态,10.28%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不够花且背负一点债务。从花呗的使用情况来看,有78.5%的大学生使用花呗,其中有10.28%的大学生无法按时还款,有趣的是有10.2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理财还不是时候。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在理财观念上缺乏清楚的认知,理财意识薄弱。



消费缺少计划性,理财意识未完善

       “叮咚,您的月账单已生成,快来看看。”

 自从使用了电子支付,陈奕君每个月都会收到从支付宝服务中心发来的月账单,但他点开的次数屈指可数。有时只是点开看一眼,知道这个月花费了多少钱就算了。

 陈奕君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习惯性使用电子支付,从来不记账,他发现身边的同学也跟他一样,偶尔的一次点开电子账单,也只是“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后想在朋友圈晒一晒“丰功伟绩”。

  “现在还哪儿有人会手写记账呀!”科技发达,人们可以解放双手了。陈奕君坦言:“从小就没记过账,即使现在有电子账单,我也懒得看,反正该花还是要花的。”

 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大学生们都渐渐地抛弃较为劳累的手写方式,不像老两辈的人们经常使用手写账单,无论是多小的金额,都会整齐地罗列在账本上。但生活的富裕,让大学生们缺少对金钱的敏感度,缺少对记账的重视。

 据调查显示,在花钱方式上,大学生想花就花的占6.54%,全部计划好再花的只占9.35%,能省则省的占15.89%,选择一边花一边打算的占66.36%

 陈奕君对记者说:“计划好了再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时候看到新出的游戏产品,想买;有时候女朋友忽然想要吃饭,要花;社团上要组织聚会,要上交社费等等,就算再怎么精打细算,都会有意料之外的消费,那前期的计划又有什么用呢?”

 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大多数大学生理财产品的选择——余额宝、零钱通。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余额宝的占81.31%,使用零钱通的占33.64%,使用理财通的占28.04%。在大学生选择理财产品时,都集中选择了余额宝和零钱通。而这两个产分别出自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它们都属于现今较为受欢迎的互联网金融下的理财产品。

 “一开始,我是听朋友说的。”陈奕君继续补充道:“有一天在聚会时,身边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点开支付宝察看收益,他们都很兴奋。带着满脸的笑容,扬起手机,几乎都怼到我面前了,我一看,上面就写着‘总金额200元,收益0.02元’。我很疑惑,就问,就两分钱有什么可开心的?”

 陈奕君的朋友表示,余额宝的利息比银行的利息要高,把钱放进余额宝每天都能够看到收益,没有风险,还能随取随用,非常方便。

 据调查显示,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有5%以上的银行的利息高于一些投资产品的收益,利息收入相当可观。但是定期存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若中途资金急用取款,只能将定期利率变为活期利率,利息损失较大。相比之下,余额宝近几年的年化收益率虽然在走低,预期利息收入不如银行5年定期存款,但是余额宝支取灵活,随用随取,不用担心取了利率损失惨重的问题,利息永远按年化收益率计息的,风险性更低,收入也较为稳定。


 据了解,传统的理财产品主要有股票、基金、债券等,但这些理财方式风险较大,投入金额要求较高,同时对购买者的理财知识储量要求相对较高。与之相反的余额宝、零钱通,它们依附在支付宝和微信中,都是学生们普遍都使用的支付app,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比传统的理财产品更为方便观察和管理,加上它们的门槛和风险较低,因此大学生对余额宝和零钱通颇为青睐。

 陈奕君表示“每个月剩的钱就那么一两百,有时候还要用花呗超前消费,哪里还有钱去买理财产品呢?”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生活费勉强够用的占47.66%,还积攒一些的占39.25%,背负债务的占10.28%。普遍来说,大学生的生活费剩余少,只是勉强够用。

 据了解,微信零钱通支持用户自动获取理财收益,最低1分钱起购,并可随时申购赎回。而余额宝至少存100元以上才能够看到明显收益,它的收益计算方式为当天转入,第二天开始计算利息,第三天界面上才显示利息。但与银行存款相比余额宝、零钱通的风险更低,且取用灵活。大多数大学生乐于将钱存进余额宝、零钱通。

 “使用余额宝已经成为年轻人中的一股潮流了,感觉自己不用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小陈笑笑说。

 而同样是大三学生的小何则表示“从来没有买过理财产品,因为我觉得它的运行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我不是特别感兴趣,另外一方面怕踩坑,毕竟基金,债券这些产品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不少理财产品对购买者的理财知识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且不少理财产品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大学生们想购买理财产品,也表示无从下手。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理财知识,才能更好地投资理财产品,进而将收益最大化。


父母理财偏保守,家庭观念影响深

  “我父母只是把钱存放在银行,他们几乎不考虑其他理财产品。”大三学生李明华说道。

 记者从采访中发现,学生投资理财的观念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的。若是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的,学生家长会将闲置的钱投放到各类理财产品,比较灵活;相反的,若是家庭一般的,学生家长便将钱存进银行,相对保守。

 李明华向记者具体谈到,有次一位投资较为成功的朋友向父母推荐比较稳妥的理财产品时,父母当即打断谈话并表示出否定的态度。同时还对自己进行了严肃的劝诫,“哪个地方都不如银行保险,股票、基金,多少人因为这些倾家荡产啊!”

 为此,李明华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次都没有了解过,也不敢把钱投进去”,可能还是银行比较好,收益不高但也只涨不亏。

 也有个别同学表示,父母除了购买国债这种有期投资外,也会购买无期限的股票。在父母的影响下,自己也会有意识地存钱购买国债。而且“国债是债券中安全级别最高的一种有价证券,虽然收益比不上股票,但风险也低呀,投资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

 总体而言,家庭是影响个人观念的首要因素。父母的理财观念趋于保守还是灵活,确确实实能够影响孩子日后的理财方式。


学校教育应重视,课程引领不可少

       “这一学期多了一门课,是MBA课程。当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如五雷轰顶,纷纷表示拒绝接收此通知。”南国的大三学生张航说道。

 记者了解到,张航所属学院新开了一门MBA课程,向大三学生们教授与会计学、营销学及管理沟通等内容。但是有不少同学对此课程表示抗拒,认为MBA课程和他们的文学专业毫无关联。有些同学甚至争坐最后一排,签完到后开溜。正式上课后,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激动,同学们则在下面玩手机,背文学知识和睡觉,各种小动作不断。

  “这是文学类学生上经济类课程的普遍现象。”小张补充道。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理财是必备技巧的占36.45%,认为比较需要的占49.53%。但事实上,对于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学生们大多是消极的态度。

 对此,张航对记者说:“虽然有课程以供学习是好事,但内容大多数较为零散,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实际用处,所以很多学生都不听。”

 同是文学专业的陈奕君则表示,作为语言类的学生,学校不会对他们开设经济类的课程。虽然有时候会有经济类的讲座,但是名额是优先给经济类专业的学生。

 作为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学会理财是必备的生存技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财商”至关重要。大学生们通过去接触新的理财产品、知识,加强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了解,这对他们未来的创业投资及生活都很有帮助。

 学校作为培育学生的主力军,也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理财知识的教育。一是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理财的兴趣。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内容,适当为非经济类学生增加课程以供学习,提高整体学生的理财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各方力量齐引导,学生理财道路长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较为薄弱的部分。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广泛。较强的消费欲望和淡薄的理财观念,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我们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大学生,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学校方面,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重视理财实践,举办活动培养技能。家庭方面,家长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避免奢侈浪费之风,父母如果能提高理财意识,对孩子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方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攀比、不理智性消费追星、过分追求时尚与个性。其次要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掌握自己的花费动向,最后,购买理财产品要理性,不能盲目投资,作为理财新手,建议多看点《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等书籍,积累相关理论经验,培养一定的理财意识。




工作分配:

1)问卷设计:董建萍,叶嘉颖

2)提纲、采访资料:董建萍,唐文蒗,谭金娣,叶嘉颖,彭翠梅,蒋靓妮,余泽钿,苏思婷

3)主题大纲设定:董建萍,唐文蒗,谭金娣,叶嘉颖,彭翠梅,蒋靓妮,余泽钿,苏思婷

4)小标题:蒋靓妮

5)初稿:董建萍,唐文蒗,谭金娣,叶嘉颖,彭翠梅,蒋靓妮,余泽钿,苏思婷

6)整合: 叶嘉颖,彭翠梅

7)修改:董建萍,唐文蒗,谭金娣,叶嘉颖,彭翠梅,蒋靓妮

8)终稿: 谭金娣,董建萍

9)主体格式调整:董建萍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