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教研室相继在11月成功举行了大学英语1教师公开课,新年伊始,在1月3日下午本教研室通过线上会议召开了同主题的说课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打磨教师基本功,展示优质教学,参会教师也可通过线上观摩近距离了解公开课的教学流程和课堂掌控。说课教研为大家展示一个主题教研的机会,大家可就感兴趣的教学点展示讨论,为精细探索教学提供良好契机。本次教研活动由马丹老师主持。
(第三教研室线上教研参会教师)
首先,何梓健老师对《大英英语读写教程(1)》Unit3的词汇拓展和框架写作做了精彩的说课分享,整体讲解由课文重要词会入手打造细小知识点,然后拓展到产生失眠的话题讨论,从线的视角铺开,引发学生从cause-effect pattern的基本了解,最后从面的视角深入探究框架写作cause-effect pattern的篇章结构、选词造句和写作逐步提升方法,从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架构了一幅立体、多元的写作示范课,挖掘出有深度、有内涵、重层次、重实效的精品示范课,堪称典范。
(何梓健老师做说课教研分享)
韩卉老师说课分享是基于《大英英语读写教程(1)》Unit3的课堂活动和阅读技巧,尤其专注如何有效区分阅读材料中facts and opinions, 她的公开课深入浅出,前面部分话题设计精良,学生由很好的参与感和分享体验,后面以一个话题为导火索,引入到阅读部分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主题,从多元视角分析facts and opinions 区别,通过实际做题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一节寓教于乐、互动生动、讲解清晰、节奏流程的公开示范课,同时,今天下午说课环节,韩卉老师也就这些教学亮点展示了清晰的设计脉络和操作途径,总体来说,是一场非常有价值、有见地、实操性和观赏性极强的说课分享。
(韩卉老师做说课教研分享)
说课分享结束后,同行之间相互深入探究教学话题,相互分享教学心得,最后以主题讨论---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平衡有深度的教学内容和积极的师生互动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何梓健老师发表自己感受,应该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应该用同一种标杆去衡量不同的教学内容。韩卉老师表示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首先要积极打造团队,深挖成员潜力,利用搭建脚手架教学来引导学生深入沟通和有效产出
。
(马丹老师做主题讨论分享)
本次说课教研更进一步走进公开课教师内心,挖掘她们精细的课程构建和教学流程,也为第三教研室教师展示了高质量、高水平、有深度、有内涵的精品公开课和说课展示。
(撰稿人大英部 马丹)